新华社北京12月20日电 12月20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武陵深处逢恩施——巴山楚水与土苗风情的澎湃交响》的报道。
从空中沿着长江上游向中游看去,奔腾东流的江水进入湖北后,有一段明显的东北方向折转。峡江转弯处,巴山临江而峙,这里,就是共和国最年轻、湖北省唯一的自治州恩施。
1200多年前,杜甫挥毫写下“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其中的“巴峡”,即位于如今的恩施一带。
地处武陵山区深处,又有长江、清江奔流浸润,总面积2.4万平方公里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辖恩施、利川两市,以及建始、巴东、宣恩、来凤、咸丰、鹤峰六县。每一个县市的名字,都蕴藏着别样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让人心生好奇、亲睹为快。
“云海是峡谷的常客,每逢雨后初晴,云朵总像是定了闹钟一样,按时抵达约定的地点,在奇峰峻岭之间翻腾……”驱车来到恩施大峡谷时,导游谭小庆正带领游客观赏峡间的云海。
步入峡谷,首先看到的是一条巨大的地缝——云龙地缝。亿万年前,地壳运动使得鄂西山地抬升,区域地层发生破裂,继而形成峭壁之中绵延约3.6公里长的地缝。远眺地缝上游,一道深涧延伸到远方,下有流水潺潺,涧在云雾中显得隐约缥缈,因此得名“缥缈涧”。
大峡谷中,还有一处代表性景观被称作“一炷香”。这是一个高150多米的长岩柱,特点是下细上粗,最细处直径仅有4米,在同类喀斯特地貌中十分罕见。
“晴空万里时,朵朵云叠在岩顶,远远看去就像飘起的烟火,所以叫‘一炷香’。”谭小庆说。
全长108公里的大峡谷,不仅是“奇观之峡”,还是“古道之峡”,昔日入蜀进川的古盐道、古官道穿峡而过;同样是“森林之峡”,大片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与峡谷相伴相生、相映成景。
不同于以平原地貌为主的湖北许多城市,恩施多山,给人的第一印象,更接近于湘西、黔东南等西南山区。独特的地理条件,造就了恩施丰富的旅游资源。恩施大峡谷,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
恩施还是清江的发源地,全长423公里的清江,275公里在恩施。沿着500多里清江行进,步步皆景,犹如画廊。
来到清江的源头利川市,腾龙洞游人如织。这是一个溶洞,洞口高72米,宽64米,可容20多辆卡车并排驶入,直升机也能在洞口自由盘旋,规模宏大、令人震撼。走进洞中,记者看到,整个洞穴群共有上下五层,洞中既有体量惊人的石钟乳,又有形态小巧的石柱、石笋、石花、石幔等。
尤其令人惊叹的是,清江在流经腾龙洞附近时猛跌30余米,浩浩荡荡的江水垂直跃下,形成了“卧龙吞江”的壮丽景观。
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道先主编的《岩溶学词典》,在伏流的定义中,引入利川清江伏流为范例,称其为世界上难得一见的洞穴系统的典型代表。今年9月,第八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世界地质公园大会召开,恩施大峡谷—腾龙洞世界地质公园获颁证书,成为新成员。
巴东神农溪、鹤峰屏山、建始地心谷、咸丰坪坝营……恩施秀美山水资源的名单,还可以列出一长串。
驱车在恩施探访,山岭间,云雾缭绕、满目苍翠。这里不仅峡谷连片、瀑布飞流、重峦叠嶂,还是名副其实的“鄂西林海”,森林覆盖率达67.31%,有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居全省第二位;森林蓄积量1.45亿立方米,居全省第一位。“绿”,无疑是恩施的一个关键词。
“凉”,则是另一个关键词。恩施属亚热带季风性山地湿润气候。冬少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境内年均气温16.2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1600毫米。全力发展避暑、康养产业,也使得恩施的“凉经济”广受瞩目。
大山深处,宣恩县彭家寨因土家吊脚楼群负有盛名,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脚”,一般是几根支撑房屋的粗大木桩。宣恩县委宣传部部长向重臣介绍,山区多水多雨,土壤和空气中水分含量大,底层架空的“干栏式建筑”,不仅克服了地形起伏对建设房屋的制约,有利于防潮和通风,还有助于避免山区中猛兽的侵袭,更加安全。
依山而建的彭家寨吊脚楼,与青山绿水有机融入,俨然成了一个活化的、动态的“土家泛博物馆”。
中国古建筑专家、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张良臬,曾在考察恩施州古建筑后撰文:“要挑选湖北省吊脚楼群的‘头号种子选手’,准定该宣恩彭家寨出马”,并以诗赞叹:“未了武陵今世缘,贫年策杖觅桃源,人间幸有彭家寨,楼阁峥嵘住地仙”。
说起恩施,摆手舞是另一个绕不开的文化符号。来到来凤县百福司镇舍米湖村,人们常常围聚在修葺一新的摆手堂,跳起热闹的摆手舞。作为土家族的一项标志性文化活动,摆手舞是以祭祀祖先,祈求五谷丰登、兴旺吉祥为目的。
近年来,当地在队形编排、锣鼓伴奏等方面推陈出新,围绕这个传统非遗项目,办起了相关活动,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舍米湖村,这个在土家族语言里意为“阳光照耀的小山坡”,村民们因旅游增收致富,如今成了旅游特色名村。
当前,文旅产业已成为恩施州的支柱产业、引擎产业和民生产业,高等级景区集群已形成。恩施州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张伟介绍,恩施现有5A级景区3家、4A级景区23家、省级旅游度假区6家。恩施的旅游扶贫模式入选世界旅游联盟减贫案例。
清康熙年间,著名文学家顾彩曾称赞恩施——“人言此是桃源地,不信桃源如许奇”。时下,武陵深处,恩施“如许奇”的故事,仍在不断续写。
来到恩施州城市规划展览馆城市沙盘前,州城的全貌展现在眼前:清江穿城而过,州城由南向北呈带状组团式发展,南端的明清施州古城是如今的六角亭老城区,北端的五峰山后是土家女儿城……人们这样评价恩施:山在城中、城在水中、水在画中。
清江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座横跨碧波的桥梁。不过,在上个世纪,州城长期只有一座桥——清江桥。一位在恩施州工作了近40年的干部和记者说,以前的州城也很小,只有几条街,现在的很多城区过去是农田,雾天骑自行车常看不到路。
如今,州城横跨清江已经有10座桥梁:凤凰大桥、红江桥、金山大桥、连珠大桥……清江两岸已经紧密连为一体,州城已发展为中等城市。
除了桥,恩施机场同样见证城市发展。恩施机场始建于1933年,1940年9月扩建。10万人艰苦卓绝奋战,最终建成跑道长1450米、宽320米的新机场。
这是一座位于抗战前线的英雄机场。史料记载,在鄂西会战、常德会战等战役中,恩施机场最多时一天起落飞机100多架次,配合地面部队重创日军,保卫抗战大后方。
新中国成立后,机场经过多次扩建。1993年,由于城市发展和地形条件限制,恩施机场搬迁到当时的郊区,建设了许家坪机场。
不过,对于迅速扩张的城市来说,许家坪机场逐渐又显得过于靠近市区了。规划显示,许家坪机场又将启动搬迁计划。“当时哪能想到机场这么快就又要搬迁,州城的发展实在太快了。”当地交通系统一位干部说。
数据显示,1983年,恩施的城镇化率仅有6.7%,2023年已经增长到49.4%。城镇化率迅猛提升,和交通条件的改善不无关系。
鹤峰、来凤、巴东……即使是只从地名来看,人们也能窥见恩施的山岭广布、出行不易。地处武陵山脉腹地,恩施曾长期受困于山高谷深、地形闭塞,发展一度相对落后。
修路,并不是件容易事。鹤峰县渔山村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曾是有名的“悬崖上的村庄”。村民出行,只能沿着悬崖上的羊肠小道。当地传唱着这样的民谣——“一登登上天,一下下河边;两岸能对话,一走要半天。”
怎么办?在州城修起一座接一座跨清江桥梁的同时,恩施还把更多桥梁架在高山深谷上,使天堑变通途。
位于巴东的四渡河大桥,建成时是世界第一高悬索桥,桥面距离谷底落差560米,大概相当于200层楼高。在铺设先导索时,甚至动用了火箭。
如今的恩施,全州普通公路通车里程从1983年建州时的约8000公里增加到如今的3万多公里,增长3倍多,实现所有乡镇百分百通公路。
高速公路的修建,使得穿山越壑连通千家万户更加迅速。驱车从恩施州城上高速,大约半小时就抵达宣恩县高速公路出口,沿着城区道路行驶,很快就能到达宣恩贡水河旁。便捷的交通,直接为旅游的发展“提速”。
由于地势崎岖,通铁路也一度是难以企及的奢望。山里的货物想要翻越大山,殊为不易。
鹤峰县曾是中蒙俄“万里茶道”的源头之一,在古代,茶叶要通过人力畜力运输出山,再经水路、陆路北上,经常需要好几个月才能到国外。
如今,前往鹤峰县走马镇的途中,一路桥连隧、隧连桥,高速出行。在走马镇茶叶出口企业凯荣实业发展公司,记者看到,一辆大卡车装载着标准集装箱准备驶出。据了解,眼前集装箱中的茶叶将就近转运上火车,通过铁水联运的方式,运往非洲、欧洲。
从艰难地翻山越岭到快捷的铁水联运,从“路不畅、业不兴、人不便”到国省道“六纵五横”初具规模,恩施的路网正在进一步织密。
开通国内直飞航线万人次,已获得国务院批复正在建设湖北省第二个国际支线机场……恩施的“空中通道”,也在进一步拓展。
交通的根本性变迁,让昔日“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恩施走出大山、走向世界。恩施,正从一个闭塞的山区,蝶变成为武陵山区的美丽都市和对外开放高地。
“土”,是土苗风情,作为湖北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恩施是土家文化的重要诞生地,土家族、苗族等28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7.6%。多民族交流交融,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硒”,则是指富硒资源。恩施拥有世界唯一探明的独立硒矿床、全球最大的天然富硒生物圈。第14届国际人与动物微量元素大会上,恩施被授予“世界硒都”,是全球唯一获此称号的地方。
作为人和动物生命活动中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硒具有抗氧化、提高免疫力等作用。不过,全球有40多个国家缺硒,我国约72%的土壤缺硒或贫硒。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恩施市新塘乡下坝村的渔塘坝,一个位于群山之中不起眼的小角落,硒矿床的发现震惊世界,也改变了学术界关于硒不能独立成矿的传统认知。
“富硒资源独特,关键还要转化为富硒产业。”恩施州硒资源保护与开发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孟理偲介绍说。
来到恩施德源健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产品展示架上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富硒鸡蛋、富硒大米、富硒茶叶,含硒固体饮料、面膜……“公司不断延长硒产业链条,积极探索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恩施德源硒材料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斌彬说。
产业链延伸的秘诀,在于研发工作。在南京大学—恩施德源集团联合实验室的入口处,科研人员发表的一篇篇有关硒的重磅论文、申报的专利的截图,挂满了一整面墙。
这个实验室只是一个缩影。目前,恩施在国内硒区中拥有数量最多、覆盖最齐全的硒研发创新平台,国家级硒科创平台5家。恩施还连续举办九届具有影响力和成效的硒产品交易和硒科学技术创新发展博览会,引领富硒产业发挥集聚效应。
目前,恩施州涉硒加工公司达到762家,规模以上工业公司227家。2023年,全州硒产业综合总产值935.16亿元,位列全国硒产业高质量发展地市(州)第一。
在恩施州城,由恩施市润邦国际富硒茶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恩施玉露博物馆,吸引了很多游客慕名前来参观。
“恩施玉露制作技艺,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国家一级评茶师、恩施玉露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文旗介绍,和很多茶采用炒青工艺不同,恩施玉露最为关键的制作工序为蒸青。
蒸青是起源于唐代并传承至今的古法,绿茶经过蒸汽的“洗礼”,会散发出恩施玉露独有的“海苔香”。不过,蒸青对制作火候、时长、手法的要求极高,每个步骤都需精准掌握。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主编的《中国茶经》记载,恩施玉露是我国历史上唯一存下来的蒸青针形绿茶。
除了恩施玉露,伍家台贡茶同样俏销。从州城驱车一个多小时,就来到宣恩县伍家台茶园。拾级而上,两旁的茶树不断向高处延伸。行至一拐角处,石碑上“皇恩宠锡”几个大字映入眼帘。
当地史料记载,1784年,伍家台村村民伍昌臣将茶叶献给朝廷,乾隆皇帝品尝后赞不绝口,御笔亲题“皇恩宠锡”,制作金匾赐予伍氏。伍家台贡茶由此名扬天下。
登上最高点,一座有着十二根立柱、三重檐的六角木亭呈现在面前。从木亭放眼望去,绿意盎然的茶树起起伏伏,被群山包围。
“甲子翠绿留乙丑,贡茶一杯香满堂。”宣恩县种植伍家台贡茶约23万亩,还依托美丽的茶山风光,发展起了生态旅游,已跻身国家4A级旅游景区。记者在现场看到,一条蜿蜒的木质栈道把一座座茶山连接起来,茶海飞艇、丛林飞车,不少游客在体验景区新建设的娱乐项目,风光旖旎,好不热闹。
利川红茶、来凤藤茶、咸丰白茶……恩施8个县市中,有7个县市是“中国重点产茶县域”。2023年,全州茶叶综合产值达248亿元,茶产业已成为恩施农业的主导产业。
“恩施的药用植物资源很丰富,品质优良,产量规模不小,黄连、党参享誉全国。”恩施州招商促进中心工作人员赖柳说。
在发现硒矿床的新塘乡下坝村,富硒和药材碰撞出火花,带动当地产业高质量发展,村民增收。近年来,新塘乡中药材种植培养面积达3.4万亩。
2023年,恩施州中药材在田面积达到150万亩,现代中医药综合产值达245亿元,基本形成了涵盖中药材种植、医疗大健康服务、医药商贸流通的产业体系。
特色产业,不断提质增效。恩施的“茶、烟、菜、药、果、畜、粮、蜂”八大农业主导产业链,综合产值已突破900亿元。恩施州副州长杨盛僚介绍,烟叶、茶叶、高山蔬菜、中药材、马铃薯基地规模位居湖北第一。
恩施州西部利川市,齐岳山高耸巍峨。这里坐落着中国南方最大风力发电场,也是全国十大风场之一。
驱车探访齐岳山风场,一排排巨大的风力发电机直插云霄。硕大的风车随风旋转,用清洁的电力点亮万家灯火。
“每年恩施州有30亿度电贡献出去。”赖柳说,恩施能源生产“含绿量”很高,初步建成了华中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目前,全州清洁能源总装机超过500万千瓦。
生态旅游、富硒产业、清洁能源……恩施基于自身资源禀赋,正全力发展特色产业,经济发展加速转型升级。
上世纪90年代,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考察武陵山区时指出,武陵山区“在历史巨浪不断冲击下实际上早已不再是个偏僻的世外桃源了,已成为从云贵高原向江汉平原开放的通道”。
这条多民族接触交流的走廊,由于人口流动和融合,成了不同时期入山定居移民的一个民族熔炉。“他们长期在一个地区生活,在不同程度上已形成了一个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你我之间既有区别、又难分难解的多民族共同体。”
事实上,这条“走廊”上,早在200多万年前就已经有人类活动的痕迹。恩施的建始县,是著名的“建始直立人”化石的发现地。
说起化石的发现,还有一个小故事在当地流传甚广。当地史料记载,1968年,在建始兴起大挖“龙骨”化石热潮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一个野外科考队,在一个药材收购部偶然发现200多颗巨猿牙齿化石。沿着入库单一路追寻,科考人员追踪到这批化石的产地——建始县高坪镇巨猿洞。
巨猿洞,因考古石破天惊。1970年7月,古人类学家、北京人头盖骨的发现者裴文中带领一个发掘小组,到洞中进行科学发掘,发现了两枚古人牙化石和大批巨猿牙化石。后经对比研究,确认属早期直立人。这也是中国首次发现的巨猿与直立人共生的化石点。
人类活动历史悠远长久,恩施州的州域也历经多次变动。史料记载,春秋时期为巴子国地;战国时期为楚地;秦属黔中郡;汉属南郡、武陵郡;三国吴永安三年析巫县置沙渠县,属建平郡;北周为施州治。
自元朝起,古施州南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先后置散毛、唐崖、金峒、龙潭、施南等土司。土司制度,成为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的一种地方政权组织形式。
咸丰县唐崖河畔,土家族著名首领覃氏土司的治所唐崖土司城址,穿越600多年历史风云,见证着曾经的显赫与传奇。
沿曲曲折折的石板路探访,张王庙、石牌坊、衙署区遗址、土司墓葬等重要遗存依次进入视野。城址中的街巷,至今仍清晰可见。其中,横向分为上、中、下三街,街面全部以青石铺砌而成,宽阔而整齐。
“唐崖土司城址由三街十八巷三十六个院落组成,通过街巷布局,还能看出来当时的建筑规模。”遗址管理处工作人员郭丹丹介绍。
建于公元1624年的“荆南雄镇”牌坊,如今是唐崖土司城址中最具标志性的建筑遗存。这是明朝为表彰土司覃鼎的战功而立。牌坊横额的前后,分别题写有“荆南雄镇”和“楚蜀屏翰”八个大字。牌坊上,有“土王出巡”“哪吒闹海”等精美雕刻。这是现存土司遗址中等级最高、体量最大的礼制性建筑。
2015年7月,唐崖土司城址与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一起作为中国土司遗址项目成功申遗,成为中国第48个列入世界遗产的项目。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土司遗址系列遗产,见证了古代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对西南山地多民族聚居地区独特的“齐政修教、因俗而治”的管理智慧。
“恩施”二字正式得名,源于清朝。《恩施县志》载:“明设施州卫,雍正六年称施县,雍正七年改称恩施……”恩施之意,即恩赐于施县之名。
恩施是古老的,这里文化积淀深厚,是巴文化的发祥地,也是土司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的交融地。
恩施又是年轻的,作为宜居之地、迁徙走廊、融合之乡,这里古韵悠长而又青春勃发。
1983年8月19日,国务院批准成立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93年,更名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是共和国最年轻的自治州。
从建州伊始,恩施的发展始终沐浴着党的民族政策的阳光雨露,始终分享着祖国大家庭的关爱和温暖,始终倾注着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
民族区域自治、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湖北省唯一纳入西部大开发政策范围、武陵山龙凤经济协作示范区、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一系列政策叠加恩施。
抢抓优渥的政策机遇,恩施通过招商引资,引入现代化的企业,迈步现代工业化发展之路。
来到立讯精密工业(恩施)有限公司,汽车线束、电子价签等产品的流水线一片忙碌景象。公司相关负责人施学超介绍,立讯已布局生产线亿元。
对这个最年轻的自治州,各地也在“搭把手、拉一把”。杭州就是这里面之一。2016年10月,恩施首次纳入国家东西部扶贫协作范畴,由杭州市结对帮扶。
来到恩施建始县蛋鸡产业园,记者看到,一辆辆货车正在将每天新出产的10多万枚鸡蛋装车,然后出发前往1000多公里外的杭州。
对口合作以来,杭恩两地新签约重点产业项目21个,总投资171.2亿元。一批产业帮扶项目,已长成助力群众增收的“参天大树”;昔日为老百姓增收犯愁的贫困县,如今已成浙商投资兴业的热土。
深藏山区,又是老区和民族地区的恩施,一度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贫困人口多达湖北省的五分之一。如今,10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72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8个国定贫困县(市)全部摘帽。
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恩施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成22个全国文明村镇、9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经济总量跃居全国30个自治州前列。
2023年,恩施迎来建州40周年。一组数据,见证40载沧桑巨变——2022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00多亿元,是1983年的153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1983年的68倍、56倍。
得益于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的优良历史传统文化得以传扬。“龙船调”“女儿会”“哭嫁歌”“撒叶儿嗬”等,折射出土苗山乡的旷达与超脱;“南、堂、灯、傩、柳”五大地方戏曲,演绎着恩施神秘而古朴的精彩。
2016年、2023年,恩施州两次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恩施8县市全部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市,在各自治州中率先实现全域创建。
今日之恩施,已成为中国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的一个区域发展样本——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取得巩固和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土、硒、茶、凉、绿”特色资源优势,日益转化为发展优势。
立足大生态、构建大交通、发展大旅游、打造大产业,恩施正奋力建设“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努力为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作出更大贡献。
恩施的实践充分证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能保持区域稳定和社会长治久安。
土家方言中有一个词“直尕思得”,意思是“非常好”“蛮喜欢”。武陵深处,更多“直尕思得”的精彩,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