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思茅区依托自然资源禀赋优势,一直在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积极探索野生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聚力现代设施农业,全力打造高原特色野生蔬菜现代化生产示范园,开辟思茅区高原特色野生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走进思茅区南屏镇曼歇坝村的高原特色野生蔬菜现代化生产示范园,甜菜、枸杞叶、红香椿、水蕨菜等野生蔬菜竞相勃发,在阳光下、微风中迎风招展。示范园总面积100亩,以示范种植甜菜、枸杞叶、野苦瓜、红香椿、水蕨菜、臭菜、苦子果7 个品种,开展“44+N”份种质资源收集与入圃,保护与开发工作为主要内容,推动思茅野生蔬菜种植规模从“小而散”向“广而聚”方向发展。
今年四月开始建设示范园的基础设施,七月陆续对七个品种进行定植。目前,野生蔬菜长势良好,成活率在90%以上。随着冬季临近,示范园正积极保证水肥供应,确保蔬菜能够正常生长,预计明年二月这些野菜将陆续上市。
“示范园内还包含占地5亩的高原特色野生蔬菜种质资源圃,目前共有44份种质资源收集与入圃。种质资源圃旨在科学、合理、有序开展高原特色野生蔬菜‘收集、保护与开发’工作,推动高原特色野生蔬菜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依托种质资源圃,扩展建设‘野菜研学中心’,实现产学研融合、产业可持续发展。”普洱曼昔茶场有限公司总经理顾程棋介绍。
示范园对硬件设施进行了科技赋能,安装了作物生产监测、水肥一体化灌溉等现代设备,通过对野生蔬菜生长环境数据监测与分析,让示范园管理更加科学、高效。通过智慧平台,农技人能实时掌握作物的生产状况,土壤病虫害等基本情况,并采取对应的技术措施,降低了人力成本、经济成本,实现了水肥的精准使用,提升了蔬菜的优质高产。
区农业农村局把高原特色野生蔬菜产业园作为特色产业、支柱产业、重点产业进行打造,重点围绕4个1,即“1园+1圃+1中心+1品牌”建设,按照“以点带面、科技引领”逐步开展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的发展规划布局,把思茅区野生蔬菜生产引向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创造具有思茅特色的野生蔬菜品牌,做好以高原特色野生蔬菜“小切口”做强新质生产力“大文章”。
“一个园,即高原特色野生蔬菜现代化生产示范园;一个圃,即高原特色野生蔬菜种质资源圃,保护种质资源;一个中心,即高原特色野生蔬菜野菜研学中心,实现‘产学研’高度融合;一个品牌,即思茅区高原特色野生蔬菜绿色品牌,开辟思茅区乃至普洱市高原特色野生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思茅区农业农村局经济作物工作站站长刘建培介绍。
时光奔涌,奋斗向前,则未来可期。立足积极地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化农业发展,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开辟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思茅区在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不断迈出坚实步伐。未来,思茅区将继续探索野生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构建产业开发新模式,精心打造“思茅区高原特色野生蔬菜绿色名片”,推动思茅区蔬菜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以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和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李林静 李婷 文/图)
陕西首座抽水蓄能电站——国网新源陕西镇安抽水蓄能电站4号机组12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实现陕西电网大型调节电源的新突破。
12月12日15时1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远征三号上面级,成功将高速激光钻石星座试验系统发射升空,5颗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以科学技术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科学技术创新通过补齐技术短板、拉长优势长板、锻造未来新板,推动产业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自然-医学》12月12日发表年度预测文章,介绍了未来一年可能对医学产生影响的11项临床试验。
如果把大脑比作一座繁华的都市,那么每个角落都有一群默默奉献的“人”,共同维持着这座都市的活力与秩序。后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深造期间,罗敏敏更是贯彻了跨学科的想法。
中成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广泛的应用,在疾病防治、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毫米波雷达技术被用于心脏活动监测,展现出非接触、便捷和高精度的优点,但面临“呼吸谱泄漏”这一重大挑战。基于这两个现象,研究团队将心跳特征提取频段从基频转移到高阶谐波频段,从而有效消除了呼吸谐波的干扰,明显提升了监测精度。
“化石研究之后发现,华龙洞人是迄今东亚地区呈现出智人特征最多、年代最早的从古老型人类向智人过渡的古人类。随着更多身体部位的化石不断被发现,30万年前华龙洞“居民”的体貌特征逐渐清晰。
加快提升机器人产业总体发展水平的同时,构建产业创新体系、加强产品应用推广等也成为多方发力布局重点。同日,豪森智能(688529)表示,目前已同步开始在人形机器人应用与装备领域进行技术储备,可提供人形机器人、AMR机器人应用集成解决方案,并同步布局人形机器人生产线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科学家携手,首次观察到一类特殊准粒子——半狄拉克费米子。2008年和2009年,来自法国南巴黎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等机构的科学家,首次从理论上预言了半狄拉克费米子的存在。
据新华社电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2月10日线年“地球卫士奖”得主,中国科学家卢琦因助力中国扭转土地退化趋势、减少沙化面积,获得“地球卫士奖”中的“科学与创新奖”。卢琦表示,此次获奖是对中国林草事业特别是治沙科技工作人员的高度肯定和激励。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李微雪的电脑里有个文件夹,保存了同一论文的329个不同版本。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提出了“强金属-金属作用”原理性判据,即当两种金属间作用强于氧化物中金属自身相互作用时,氧化物载体将包覆金属催化剂。
到医院看病,迎面而来的可能是智能机器人;检查结果出来,人工智能迅速给出诊断意见……随着AI技术飞速提升,诊疗应用越来越广。上述由医生团队发起、参与研发的人工智能医学大模型,在上海一家医院已经投入应用,给医生提供辅助。
日冕是太阳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些对地球空间环境有重大影响的太阳爆发事件,大多起源于日冕中。
根据《自然》杂志10日发表的一篇论文,谷歌最新一代量子芯片纠错能力实现突破,即将错误抑制在一个关键阈值以下。美国谷歌研究院此次报告了名为“Willow”的最新一代超导量子处理芯片架构,该芯片能实现低于表面码关键阈值的量子纠错。
“本次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实施顶级规模、覆盖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全国性农业普查。“这次普查全面摸清了种质资源的家底,抢救收集保护了一批优异种质资源,为提升种业自主创新、加快种业振兴提供了重要支撑。
香港目前顶级规模的人工智能超算中心12月9日起正式投入服务,为本地高校、研发机构、企业等提供算力支持,助力香港国际创科中心建设。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俞晓春团队在解析小鼠参考基因组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获得了完整的端粒到端粒小鼠参考基因组序列,意味着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看清”了小鼠基因组DNA全貌。
中国有两位学者入选,分别是中国人民海军军医大学教授徐沪济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嫦娥六号任务工程副总设计师李春来。
在完成“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后,我国正在实施探月工程四期任务,目标是在月球南极区域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